听说你的孩子很会撒谎?

如果让我只选一种品质,我希望我家两男孩能够坚守,那莫过于:诚实

孔子说:言必诚信,行必忠正

荀子说:君子养心,莫善于诚。

陶行知说: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

从古至今,诚实都是流传至今的主题,在我们心中埋下了正直的种子,让我们深知诚实是如此珍贵、如此被重视的品质。

我自问做人做事坦坦荡荡,所以我也希望孩子能够坦率无惧地表达自己,我期盼着孩子能成为一个真诚、值得信赖的人。

然而,养育孩子的这10年里,我却不得不接受这样子的一个现实:

即便是最乖巧的孩子,也会有撒谎的时刻。

这不仅让我感到意外,也曾让我迷茫,忍不住思考:“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撒谎呢?”

今天,我想结合自己的一些心理学感悟和育儿经历,带大家一起去探索孩子撒谎的真相。

或许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对孩子撒谎背后的动机有新的理解,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。

1

孩子为什么会撒谎

记得我家孩子三岁时,有一次偷吃了饼干,嘴角还挂着饼干碎末,却对我说是“小精灵”把饼干带走了。

当时我好笑又惊讶,明明证据确凿,他却一本正经地编造一个“童话故事”。

当时还做了一个表情包.gif

这看似小小的谎言,让我看到一个真相: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撒谎有时并不意味着恶意欺骗,而是他们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。

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,孩子在三四岁时开始具备一种叫“心智理论”的能力,也就是逐渐理解到他人的思想和信息与自己可能不同。

比如,孩子会逐渐明白,他们知道的一些事情大人可能并不知情,而这种“秘密”的存在让他们意识到,可以通过隐藏或改变某些信息来改变他人的认知。

在三四岁的孩子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萌芽:他们开始编织小小的谎言,不是为了欺骗,而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“控制”信息的能力。

这种小小的心智突破让他们感到兴奋,也让他们在成长中尝试操控信息、探索自我。

2

撒谎是成长的必经体验

这几年的观察中,我发现,虽然我好希望两个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正直、诚实的人,但似乎撒谎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。

早在学龄前阶段,孩子们就会开始撒小谎,比如我家的弟弟Eric,就比他哥哥更早表现出这种行为。

研究表明,哥哥姐姐的存在,为弟弟妹妹们提供了一个“观察学习”的窗口,他们看到年长的哥哥姐姐如何与父母互动,就会下意识模仿哥哥姐姐的说话技巧,和避免惩罚的策略。

在小学1-3年级期间,孩子的撒谎行为反而多了起来,因为他们逐渐掌握了撒谎的技巧,也开始懂得如何运用谎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撒谎不仅是成长中的“产物”,甚至在某种程度上,它是孩子逐渐形成独立思维的标志。

记得有一次我孩子跟我撒谎说,作业已经写完了,结果被我发现他只完成了一部分。

面对这个小谎言,我当下并没有生气,而是温温和和地告诉他:“你是不是看漏了”,然后让他接着把作业誊写完。

他的撒谎让我意识到,他已经在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主导自己的小世界了。撒谎是孩子表达自我、捍卫自己的微弱尝试,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。

3

撒谎的正常发展过程

既然撒谎是成长的产物,那么在孩子独立思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,撒谎是可以被识别、理解,最终被他们理性地判断和放弃的。

他们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,开始意识到谎言的短期效果与长期信任间的权衡时,撒谎的“吸引力”会逐渐减弱。

如果孩子能在实践中发现,说真话能够带来更多的理解、帮助和信任,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选择诚实,因为诚实的回报远比谎言丰厚。

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,孩子在获得了稳定的支持和信任反馈后,更愿意主动承认错误,因为他们明白这样做会让父母更相信自己,而信任感是他们成长中宝贵的情感财富。

这样的信任不只是简单的赞许,而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温暖承诺:“无论你是否犯错,你始终是被接纳的。”

所以就拿我家俩孩子的表现来说,他们小时候的撒谎行为,更多的是无意识地行为,并不是带着恶意的欺骗。

就像好几年前,我带他们去看风景,指着远处说:“你看到了那条船吗?”

孩子会说“看到了看到了!”尽管他们并没有真的看到。

所以我跟他们说:“没关系的啊,你没看到的话,我们就用相机把风景拍下来,然后放大(照片)你就可以看到了!”

听到我这句话后,他们才开始说:“对啊,其实没看到的,或者也不确定自己看到了还是没看到”。

这个讨论,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告诉孩子,撒谎没关系,但说真话会更好!

还有一些撒谎行为,孩子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。

比如,孩子可能会否认自己没有做完作业,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样可以避免被(家长)责罚。但是他们当下却忽略了,没有做完作业,第二天还是会被(学校)责罚。

所以我会选择看破不说破,在当下告诉他们:“你要不要对照作业本检查一遍,确定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做完作业?”

这句话不仅是在提醒他们二次确认,但是给孩子一个台阶去面对真实的情况。

这便让孩子减少了侥幸心理,不再想当然地认为谎言=现实。

这个讨论,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告诉孩子,撒谎没关系,但说真话会更好!

因此,正常的发展过程中,你会发现孩子在相似情境中撒谎的次数逐渐减少,而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,他们会越来越主动坦白,这都是积极的进步。

写这篇文章时,我已经不记得最近一次孩子撒谎是什么时候了。仿佛在不知不觉中,两个孩子已经不再把家当成小剧场,我可以安心地相信,他们说的每一句话,都是真心话。

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转变:他们更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,会主动请教和讨论问题,也更坚定地承担自己的责任,不再推诿或逃避。

说真的,这样的改变带来一种深深的安全感,令人无比欣慰。

4

什么时候撒谎会成为问题

衡量孩子所说的谎言会不会成为一个问题,以及成为一个怎么样的问题,需要我们去考虑谎言的目的和动机

对于不同的撒谎动机,处理方法和后果也会有所不同。谎言的程度不同,意味着对策也不同。

我自己会把孩子的撒谎分成几类情况,按照撒谎程度从轻到重进行分类处理。

最轻的谎言:为了吸引人注意而说的谎

处理方式:一笑而过,不必在意

这种谎言很常见。

比如孩子可能回家后告诉你,“我今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,大家都为我鼓掌!”

但可能事实是,老师同时表扬了很多人,掌声寥寥无几。

这个时候,如果你心里清楚真实情况是如何,也没有必要当场“揭穿”。

不去追问细节,以减少对这种行为的关注度。

对于孩子这种无伤大雅的小谎言,不如顺势转移话题到更真实的方面。

既避免了对谎言的强化,也保留了亲子关系的温度,这是我这些年常做的事情。

中度的谎言:为了保护自己而说的谎

处理方式:二次确认,引导孩子思考真实。

这种谎言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常见。

像有次期末考试,我家弟弟明明把班主任老师气得够呛(期末考试合计4分的古诗默写题漏做了,俗称送分题都拿不到),他回来告诉我说“妈妈我考了105分,班上最高分呢!”

我好奇问他:“哪来的105分?”

他就把所有的考勤分、平时分、鼓励分都加上去,但对那个漏做的题避而不谈。

这个时候,我会轻度纠正、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合适。

比如那次我就告诉他:“可是期末考试的卷面分不算什么考勤、平时和鼓励分吧,你去掉这些后,裸分是多少?”

孩子就支支吾吾说:“94。”

我就顺势继续问他了:“那你是在哪些地方丢分了啊?”

这个细节的处理其实是让孩子去好好想一想,到底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既给孩子机会重新思考,也不会让他感到被责备。

我也建议你用这种更为透明的方式,让孩子逐渐回归真实。

严重的谎言:伴随不良行为的频繁发作

处理方式:及早干预,正确引导

撒谎通常伴随着其他不良行为问题,比如高频不完成作业或者反复作弊等等。

如果撒谎行为越来越频繁,并且带有欺骗的意图,这时撒谎的性质就会变了。

在正常的谎言发展过程中,孩子在偶尔撒谎之后,如果体验到“说真话会带来更好的结果”,往往会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更倾向于选择诚实。

但如果这件事情反复发生,那就说明要不孩子从说谎话里尝到了甜头,要不就从说真话里尝到了苦头,所以导致会更愿意再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,倾向于说谎。

高频的撒谎行为,会超出了探索界限的范围,如果处理的不好,会对孩子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。

这个时候,其实和父母的干预措施息息相关,能否及早发现、及早干预、正确引导就成了“破局”之道了。

整体原则,还是要帮助孩子理解撒谎的原因,并引导他们作出正确行为。

例如,如果孩子整周声称没有作业,后来被发现实际每天都有,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完成遗漏的作业,重新建立责任感;

如果孩子伤害了他人并撒谎掩饰,除了相应的惩罚,父母可以让孩子写一封道歉信,以面对错误并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
通过温和而坚定的处理方式

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诚实的价值

理解行为的后果

并在亲密关系中找到成长的力量

这是最理想的情况

5

父母的接纳和理解是关键

在育儿的过程中,我们会面对孩子的各式各样的问题,撒谎或许只是其中一环。

孩子很多看起来的小问题,都是他/她在成长过程中独立意识发展下的必经之路,他们通过这些行为去了解和感受世界。

因此,面对撒谎问题,其实最理想的情况是父母能始终保持接纳和理解,并且用智慧的方法化解这个“麻烦”。

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教孩子诚实,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在真诚和善良中成长。

孩子在幼年时期撒谎的根源往往是对父母惩罚的恐惧,而在逐步获得父母的宽容和理解后,他们会逐渐放下防备,转而追求更加真诚的表达。

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撒谎时,如果能够保持耐心与同理心,不急于责备,而是及时帮助他们认识到诚实的价值和回报,孩子就会明白,诚实不仅是一个“道德要求”,更是获得帮助和成长的有效途径。

当孩子逐渐懂得撒谎带来的风险与不利时,他们开始意识到:谎言的短期好处远远无法抵过诚实带来的长期安全感和成就感。

每当他们真诚面对自己,勇敢表达心声,内心都会积累一份自我信任和勇气,未来的人生路上,他们将因此更加无畏和坚强。

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,正是以一种柔和而坚定的方式向孩子展示,什么是真正的力量,什么是值得信赖的关系。

当孩子知道,在这个家庭里,他们是被爱着、被理解的,他们会发现,诚实不仅仅是一个选择,而是通往内心平和和力量的唯一途径。

以上便是我对撒谎行为的理解,以及我这些年面对孩子撒谎的实践。

当然,一句话概括全文中心思想,就是:

大人别内心戏太多,别总把孩子的行为解读得过于复杂、上纲上线,甚至上升到道德层面。

其实,很多事并不复杂,只是大人想得太多了!

互勉,yours,萌芽。

发布于:广东

上一篇:宝宝在GOLDEN CD上的签名 真是能签名的地方全给签了
下一篇:三胎!一下充55万!你们自己体会一下!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